来源:华体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:2025-05-01 13:19:25
“现在不是老板挑我们,是我们挑老板。”来自江西的王建清是一位有着20年工龄的打版师,他的择业标准是:月薪低于12000元免谈、周末至少休息1天。“现在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厂,我们这批70后都快成最后的手艺人了。”
一位厦门服装品牌老板告诉海峡导报记者,现在哪怕是一个盯机房的工人,都已经薪资上万了,更别提手艺过硬的老师傅。
“打版师对一个服装品牌来说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岗位,我们换过好多个打版师,本地师傅少,外地请来的往往又不合适。”某国潮服装企业的人事主管坦言,这已经成了他们企业的一大难题。本地打版师数量稀缺,技术非常精湛的更是凤毛麟角,而从外地聘请的版师,又因为对本地的面料特性、工艺技术要求以及设计风格不熟悉,很难快速融入团队,满足工厂的生产需求。“我们从始至终在寻找解决方案,但目前还没找到比‘异地加工’更好的处理方法。”
“这两年,我们的订单数量增长了200%。现在我们不缺订单,缺的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。”中元素华服(厦门)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何文浩坦言。
“放眼整个厦门的老师傅里,能制作出符合我们成衣要求的,不超过50人。”何文浩告诉海峡导报记者,中元素的品牌定位是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新中式男装,服装设计制作中最难的除了旗袍,就是男装的正装,不管是版型、工艺和对布料的把控,都是对设计师综合能力的考验。以立领外套为例,领子需要依靠内部的辅料来支撑,让领子拥有完美的弧度又不卡脖子。对于品质要求极高的何文浩而言,会通过不同的辅料和工艺不断地调试、打磨,需要设计师、版师、烫工等大量工种相互配合,通过一百多道工序制作而成。
“目前AI技术能赋能设计板块,半个小时能设计出二三十套衣服,但是带有‘温度’和‘情感’的服装,还是需要技术工人一针一线地加持,难以被替代,手工制作的质感是机械制造远远比不了的。”何文浩的团队中有一群技术过硬的老师傅,但他坦言,这些老师傅还能做多久是个未知数,不管是随年纪增长体力视力的下降,还是家庭因素的人口迁移,对于后继力量的培养都迫在眉睫。“我们考察过贵州职业学院,发现他们开设了大师工作室,并且与服装企业合作,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同时,也为企业解决人才问题。这一点很值得厦门的高校借鉴。”何文浩表示。
据央视财经2月15日报道:广东惠州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的钉珠工人龚清娥说,今年他们的国潮服装订单增幅最大,而且客户对制作流程与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中式设计与优质传统面料结合的国潮服装,是今年行业的一个新趋势。广东佛山是香云纱的原产地,在佛山顺德区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,缝纫机发出阵阵轰鸣,工人们忙着裁剪、缝制香云纱成衣。
广东佛山某服装生产公司制作负责人欧阳永泽表示:“我们开工提前了一周。今年我们的订单同比大概增长了50%。现在我们工人缺口还是蛮大的。”
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,随着盘扣、立领、刺绣等传统元素更多地融入国潮服饰,有手工技艺的工人格外抢手。
为了尽快交付订单,广东的服装企业不仅加大对技工的招聘,还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,对销售、生产、采购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,提高生产效率。
据了解,2024年,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在2200亿元以上,预计2025年将达到2500亿元。另据某电子商务平台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以新中式为代表的国潮服饰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153%。进入2025年,从1月份至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