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华体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:2024-03-16 21:32:42
织造局是司礼监的下属部门,负责一方的内廷丝绸等采购业务,按说应该是个专业机构,虽然有品级,但是经营事物的规模比较窄,和地方机构并没什么交集,但是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一剧里,为什么织造局有那么大的影响力,以至于郑泌昌、何茂才甚至胡宗宪都要买他们的面子呢?这个得从织造局的背景讲起,首先织造局隶属于司礼监,在明朝,司礼监作为“十二监”之一,设置于明初朱元璋时期,在设立初期司礼监的权力其实并不大,和其他的“十一监”是平等关系,但是跟着时间推移,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有的年龄幼小,有的又有着各种爱好,以至于权力旁落,司礼监的权力慢慢的变大,于是发展为内监之首,以至于被称为“内相”。后来我们大家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掌印太监、秉笔太监都是属于司礼监的,其中掌印太监是司礼监的一把手,也就是吕方的角色,而吕方后面跟的四个人,属于秉笔太监。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权力很大,首先他们有批红的权力,明朝官员的奏章首先由内阁成员写成处理意见,俗称票拟,票拟之后,按说是交给皇帝进行评判,也就是批红,但是后来皇帝基本上把这项权力下放给了司礼监,司礼监有了批红的权力,等于控制了最终决策权。
其次,秉笔太监还分管着东厂以及北镇抚司,按说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属于锦衣卫的管辖范畴,但是和批红这项权力一样,慢慢被司礼监所控制,以至于后来东厂、西厂、锦衣卫都要听从司礼监的管理。这项权力不亚于批红,因为这些部门属于明朝的情报机构,打个比方说,严嵩、裕王了解的消息,司礼监肯定也了解,严嵩、裕王不了解的信息,司礼监还是了解,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信息不对称。有了这个信息不对称,使得司礼监能够在控制朝政方面保持优势。
另外,因为司礼监居住在皇宫之内,不但和皇帝接触最多,而且皇帝的衣食住行包括剧中丝绸等生活用品的采购,都属于司礼监管理范围。在这种情况下,司礼监其实就是最了解皇帝心思和决策的人,同时也成为皇帝最信任的人。司礼监还有一项权力,那就是出席阁议,也就是内阁会议,这项会议虽然名义上说是由内阁成员就朝政进行讨论,但是司礼监能够出席,说明他们的地位其实就是可以和内阁大臣平起平坐的,批红、管理东厂只是说明他们有这个权力,而能出席内阁会议则说明他们还有那个政治地位,这是不可同一而言的。通过上文的分析,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织造局作为一个专业机构,却有那么大权力的原因了。首先织造局属于司礼监,这是靠山硬,无论是严党,还是裕王,更不用说下面的官吏了,是不敢轻易得罪它这个靠山的。其次,剧中多次交代,织造局是为皇帝采购东西的,也就是说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大明一把手,这个就更没人敢得罪了。织造局虽然有这么硬的背景,但是他们专注于自己的职责不就行了吗,为什么还要干预地方政务呢?这里简单分析下。一方面织造局的业务和地方政务脱不开关系,比如说丝绸一项,这既涉及到地方上的经济政策,又和他们在地方上培养的商人代理的利益有关,他们如果不参与的话,不能确保任务很好完成,特别是改稻为桑这个政策出来后,织造局成为矛盾的直接影响者,更加不能坐视不管。另外一方面,织造局属于司礼监,而司礼监可以说自成一家派系,虽然有人说他们属于严党,后来又准备投靠裕王一派,但是实际上不过是他们基于利益考虑,愿意和哪一派进行合作而已。所以他们是没法脱身于朝政斗争的,织造局实际上也是他们在地方上渗透势力的一个部门。还有一个方面,织造局在地方上,实际上还担当者钦差的角色,所以剧中有织造局的船上打着奉旨赈灾条幅的片段,地方上的政务,乃至民风民俗,他们都是有直接上报权的。既然有这一些因素在里面,织造局想不插手地方政务是不行的了,而基于他们的背景和角色,一旦他们插手,权力自然会很大,杨金水也就成了总督衙门的常客,且能和胡宗宪、赵贞吉等封疆大吏平起平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