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乐体育app:
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当天,未赴京的特朗普在社会化媒体发文,向中方元首和中国民众送上节日祝福,路透社等外媒对这一动态进行了报道。
特朗普此前在白宫记者会上,就被问到“北京9·3阅兵是否对美国构成挑战”时,已经给出否定答案。阅兵真正开始启动后,他又在社交平台补充祝福,称希望中方元首和中国人民能拥有“盛大而持久的庆祝日”。要知道9·3阅兵是极具政治敏感性的时刻,要是他此刻公开批评中国、说些不当言论,很容易引发两国公开对立,甚至招来外交层面的反击。所以这次他选择避谈中美当下的矛盾,及时送出祝福,也是不想在敏感节点让局势升温。
熟悉特朗普的人都清楚,他很擅长根据场合调整说法。面对美国国内民众,他会强调“别担心,中国更要求我们”,以此稳住国内民众的信心;转向国际社会时,又会用“祝福中国”的表述,展现美国在外交上的大度姿态。这种“两头安抚”的做法,其实早有端倪。自从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“休战协议”后,他近几个月对华态度一直比较谨慎低调,甚至能透出些友善。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“现在美国和中国关系很好”“我跟中方元首私交不错”,还特意强调“中美当前的贸易协议很公平”。对比他对印度那种步步紧逼的态度,对华这份友好显得格外突出。不过要明确的是,这种表态不代表中美关系会发生根本性转暖或转冷,更多是两国在博弈之余,保留的一种“象征性友好”。
特朗普近期对华保持缓和姿态,背后有两重原因。一是他近几个月的外交重心不在中国,主要放在俄乌冲突和印度事务上,没太多精力处理对华关系;二是他在为今年年底前可能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铺路,提前营造良好氛围。其实之前就有传言,特朗普原本有可能受邀出席这次9·3阅兵,作为回访,他还希望中方元首能参加9月底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和联合国大会。按照以往惯例,普通年份的联合国大会中方元首通常不会出席,但“逢十”的重要年份大多会到场,比如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时,中俄元首都亲自参会。可今年情况特殊,特朗普最终没出现在中方阅兵邀请名单里,也没有一点关于“中方元首可能出席联合国80周年活动”的消息,哪怕是民间传言都没有。
目前外界一致认为,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(APEC)峰会,是中美元首会晤最大有可能的契机。上个月,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访华时,就在记者会上透露,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,中方元首大概率会应邀出席这场APEC峰会。而且韩方已经向中国外长王毅发出访韩邀请,朴炳锡表示中方对此给出了“积极回应”。
当然,出席峰会只是表面契机,重点是特朗普能否借这次与中方元首会晤的机会,达成正式经贸协议——这可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“大生意”。早在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谈判结束后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对外表示,下一轮中美关税谈判预计会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举行,这一段时间刚好卡在10月底APEC峰会召开之前。距离峰会只剩不到两个月,急于和中方达成正式协议的特朗普,必须提前为两国关系营造相对友好的氛围。
不过回顾特朗普之前的对华言论,会发现他这次的友好表态存在不少矛盾点。他在强调“不认为中方阅兵是挑战”的同时,还反复宣称“中国需要美国远胜于美国需要中国”,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。他之前推出的高关税政策,本想吸引资金回流美国,结果反而引发美国国内民众抗议,大家转头就在电子商务平台疯抢中国商品,美国消费者也陷入焦虑恐慌。迫于压力,特朗普不得不主动低头,希望能和中国就关税问题重新谈判,单从贸易合作层面看,美国已经处于下风。
在学术交往领域,美国同样处于被动。特朗普自己也曾说过,要是没有中国留学生,美国教育体系很可能会陷入崩溃。而且他一边说“欢迎中国留学生”,一边又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无端审查,这种矛盾的做法,很难让人相信他对华的友好态度是真心实意。
另外,特朗普近期在国内政策上也面临不少争议。之前他推出的关税政策被裁定为非法,之后向洛杉矶派兵的决定,又被认定“故意违反联邦法律”,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他,对华态度却始终模糊不清。这种既不想激化中美矛盾,又不愿纠正自身对华错误认知的状态,让美国的外交政策显得格外被动。
说到底,特朗普在9·3阅兵当天送出的祝福,更像是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策略选择,而非对中国态度的根本转变。未来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,还要看他能否在后续言行中保持一致性,能否真正摒弃对华偏见,用平等务实的态度处理两国分歧。毕竟仅靠口头祝福没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,只有拿出切实行动,才能让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。